渔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主要由传统的捕捞、养殖、加工和现代的休闲、增殖五大细分产业构成,其中休闲渔业是热点,而在构成休闲渔业的垂钓、观赏性养殖和导向性旅游三大细分产业中,观赏性养殖是关键,其主体就是观赏鱼。观赏鱼主要有锦鲤、金鱼、热带鱼三大类构成,其中锦鲤高居最高点。俯瞰锦鲤该坐标就突显了锦鲤业在渔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在广东省锦鲤协会和东莞市锦鲤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锦鲤若鲤大赛和第七届中国国际锦鲤大赛上表现得尤为充分,此举值得全省乃至全国渔业同行尤其是锦鲤业学习、借鉴。
在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等有关单位指导下,由广东省锦鲤协会、东莞市锦鲤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锦鲤若鲤大赛和第七届中国国际锦鲤大赛于年11月1日至3日在东莞市石龙镇名冠金凯悦酒店隆重举行。一如既往,此次活动得到当地党政尤其是渔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例如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韩暖,该局渔业资源保护与发展科科长任志飞等领导以及全国休闲垂钓协会会长魏宝振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更得到锦鲤行业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像中山、江门等广东省以至像北京、江苏、山东、四川、广西等全国锦鲤主产区、集散地和消费区的行业协会负责人,锦鲤养殖和市场流通大户、专业户,以及以锦鲤养殖为中心为锦鲤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养殖场(池)地规划设计与建造、饲养、药物和添加剂研发与生产,水族器材、过滤设备、工具加工制造等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参加。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鲤主们带着其精心选育、繁育和培育的数千尾精品爱鲤参赛。是日,该酒店俨然是一次全国锦鲤业的群英会,是世界锦鲤业的一次嘉年华,高朋满座,人声鼎沸,盛况空前,蔚为壮观,彰显了行业整体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东莞市是广东省下辖的21个地级市之一,是珠三角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年该市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91%。该市国民经济部类齐全、完整、系统,在发展渔业方面,该市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一是天时。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小,季风明显,适合鱼类生长。二是地利。该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是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全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围垦平原为主,土质肥沃;境内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等河流,其中以东江为最大;就此,该市建有数十个森林和湿地公园,植被完整,生态优良。三是人和。该市毗邻港澳,地处改革开放第一线,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由三来一补起步,逐步由加工、制造到创造,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被誉为世界工厂,是全省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商业及服务业是支撑。在构成该市国民经济中的一、二、三产业中,该市的第一产业即农业别具一格,风姿卓然。当然,该市农业依然是种植、畜牧和水产三大细分产业构成的,在产品性价比、生产性能高下以及产业比较经济效益引导下,该市水产业脱颖而出,最初是捕捞渔业,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为传统养殖业、现代加工与流通业,成为该市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诸多产业中最具市场竞争力的行业。目前,该市有水产养殖面积8万亩,正在完成养殖品种的更新换代,即由过去主要养殖传统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转为养殖笋壳鱼、加州鲈、鳜鱼、宝石鲈以及中华鳖等优质高档品种,完成行业的转型升级,即由过去主要养殖传统大宗、名优新特食用水产品种转为养殖高档观赏鱼、珍稀濒危龟类等观赏性品种,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都市渔业、精品渔业和现代渔业的成功范例。在构成观赏鱼养殖的锦鲤、金鱼和热带鱼养殖三大细分产业中,其中以锦鲤业最为突出,经过数十年发展,该市锦鲤业从业者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进取,勇于开拓,许多养殖户发展壮大成长为龙头企业,培育出一大批优质品种和名牌产品,成为实施一条鱼工程的成功典范。
锦鲤,原产于我国,原始品种为中国的红鲤鱼,即广西龙州色鲤、江西兴国红鲤、浙江的金鲤,几经周折,传到日本,经过日本人长期的人工选育,主要是传统的群体性选育即提纯复壮、杂交选育即杂交选优以及现代基因技术,逐渐成为现在的锦鲤,之后该鱼被引进到了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世界性观赏鱼类,是当今观赏鱼市场上价格最高的观赏鱼品种。其中日本将锦鲤定为国鱼,该国具有强大的研发生产和消费能力,是世界锦鲤选育和养殖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们掌握着锦鲤品种标准和行业技术操作规范,引领着锦鲤业发展趋势。
锦鲤体型健美、壮硕,体色斑斓、多彩,体态婀娜、多姿,是一幅水墨丹青画;游起来刚健雄浑、沉稳有力,是一群游弋的活宝石。它让人执着、痴迷。开展锦鲤养殖,鱼友们以鱼会友,与友赏鱼,观赏锦鲤、品评锦鲤、评比锦鲤,既有趣、是时尚、充满高品味,更是一种情操陶冶,一种融生态水族景观、自然休闲养生、吉祥和谐赞美和国学易经风水为一体的锦鲤文化熏陶,从中可以获得金钱财富、健康长寿、吉祥如意。
锦鲤发轫于红色,参杂或者融合了白、黑、蓝、黄等色,它始于红白,终于红白,红白两色贯穿了锦鲤选育和鉴赏的全过程,其中由此衍生出十三大类,共有一百多个品种,每一个品种都具有个性魅力,五彩斑斓,绚丽夺目,其中以红白为之最。
1、红白:白底上有红色花纹或者斑块者,为锦鲤品种中最具权威性且在各类品评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品种;2、大正三色:白底有红色及黑色花纹或者斑块者,以头部只有红斑而无黑斑,且胸鳍(俗称手鳍)上有黑色条纹为基本条件,与红白同为锦鲤的代表品种;3、昭和三色:黑底上有红白花纹和斑块,且胸鳍的基部有黑斑的三色称之;4、蓝衣:衣是红白或者三色与浅黄交配所产生的品种,衣属于红白系统,五色属于三色系统;5、五色:通常以浅黄交配大正三色而成,在浅黄的蓝底有赤三色的斑纹,鱼体上具备白、红、黑、蓝、深蓝等一种颜色,得五色名,有非常美丽的红白模样十分醒目者为佳品;6、白写:“白”与“黑”的白写,能显示出锦鲤的俏美,最典型的品种是白写;7、秋翠:背部呈蓝色或者浅蓝色,一处一处的鱼鳞外绿呈白色而左右脸部、腹部以及各鳍基部呈赤色的锦鲤;8、孔雀:孔雀是由德系锦鲤与松叶黄金交配而成的,具有光鲤特有的豪华风格与变种鲤的珍奇风格;9、黄金:全身为金黄单色的鲤鱼称为黄金鲤;10、绯写:写类还有红写(肌体红色)或者叫作“绯写”,也有肌体黄色(变黄)的黄写;11、九纹龙:乌鲤、黄鲤、茶鲤、绿鲤等属于此种鲤鱼;12、银鳞红白:全身有金色或者银色鳞片而闪闪发光的锦鲤被称之为金银鳞;13、丹顶红白:头部有圆形红斑,而鱼身无红色斑块的称为丹顶,通常口上有所谓的口红的红点而头上也有圆形红斑的锦鲤,这种与不能称为丹顶而是属于红白。
鲤鱼是一类杂食性鱼类,鲤鱼人工养殖的历史悠久,例如范蠡著的《养鱼经》曾为此做过翔实的记载和记述。根据池塘养殖学,锦鲤养殖主要由原种保有、良种选育,种苗繁育、苗种培育、成品养殖以及亲本种鱼储备等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运用八字养鱼经进行操作,只不过它通过生态防治疾病、投喂专用饲料及其添加剂突显的是鱼的健康以及体型、体色和体态,最终目的是选育和养育出精品、珍品和极品锦鲤,通过养鱼和赏鱼让人获得观赏、休闲、怡情、娱乐。
根据日本乃至世界锦鲤业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广东成功打造出了一个前店+后场式的锦鲤生产经营模式,即每一大户都由展销场和养殖场组成,其中展销场主要功能是展示和销售该场养殖生产的锦鲤,而养殖场则主要从事锦鲤养殖,它是由种苗、苗种到成体一条龙构成的,以产品在展销场的表现作调整,不断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创造出更加优良的锦鲤品种。其中,每一家规模锦鲤养殖场都是两者合二为一的,融观赏怡情娱乐、生态旅游景观、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流通功能于一体,是现代都市、休闲和精品渔业示范基地。
民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就是以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行业协会,在该过程中,行业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广东省锦鲤协会首任会长是潘志成先生、东莞市锦鲤协会会长是陈锡波先生和中山市锦鲤协会会长是姚同炎先生以及他们协会主要成员都是颇具实力的锦鲤养殖场的掌门人,拥有优质高档锦鲤种群。他们敢担当,有作为,通过开展依法维权、行业自律和沟通、协调、服务推动了本地乃至全省锦鲤业的健康发展,其中最具行业特点、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行动就是开展评比。由广东省锦鲤协会、东莞市锦鲤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锦鲤若鲤大赛和中国国际锦鲤大赛就是成功范例。该大赛具有双重功能。首先它展示的是行业和企业形象,以提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其次是获得市场的信息反馈,诸如价格行情走势、品种、质量不足以及养殖技术亟待完善之处,为下一轮生产作储备,以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再上新台阶,再攀新高峰。其中若鲤是指锦鲤的种苗、苗种即幼体、亚成体,这是锦鲤业的基础,为了树立新标杆,打造新平台年他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锦鲤若鲤大赛,就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每年一届连续举办了十一届,每一届评比出来的全场总和冠军就是当年的风向标,其中年中国若鲤大赛全场总和冠军是谭永权先生及其培育的爱鲤;在成功举办四届若鲤大赛之后,为了迈上新台阶,攀登新高峰,他们于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锦鲤大赛,主要评选成体锦鲤,这是锦鲤业的高点,至今成功举办七届,其中年中国国际锦鲤大赛的全场总和冠军是周团章先生及其养育的爱鲤。他们的获奖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到的,得到人们的羡慕和敬仰。
实践证明,广东已经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锦鲤业发展之路。首先是锦鲤及其养殖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比较经济效益突出,可以凝聚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收点;其次是锦鲤产业产业化程度高,是实施一条鱼工程的成功范例,即通过开发一个品种,深化一门科学,形成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群众;再次是锦鲤业关联度高,示范带动能力强,以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它是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园发展战略的最佳标的。如果人们都能以东莞市乃至广东省锦鲤协会那样,持之以恒地开展行业评比,树标杆,立标准,引领产业发展,那么精准扶贫以及乡村振兴和城市繁荣就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圆梦成功。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属于科学养鱼杂志社
作者: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钟小庆
投稿与新闻线索提供,请联系
更多新闻★把握养殖动态变化、等机会,明年河蟹要这样养
★11月7日河蟹价格
兴化、高淳、泗洪、安徽马鞍山地区河蟹价格
★做水产是越来越难!
★用药除青苔不可能的事,副作用太大!养这些鱼能够吃掉大量青苔
重要提醒:近期有作者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假冒科学养鱼投稿网站,投稿后不仅没有下文,更有的被骗取版面费等,本刊投稿网址为:kxyy.fish.cn,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敬请选择正确网站投稿!
公告科学养鱼致力于普及养殖技术与养殖信息分享,为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