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水名词解释
“养鱼先养水”这一说法在鱼友之中流传了很久了,大家都公认这是养鱼成功的关键点,是培养出称心如意的鱼的不二法门,那么究竟“养水”是怎么回事呢?养水就是在该品种鱼放入缸或者进养殖池之前,将水培养成的适合你所养品种水质的过程。
养水的辅助用品
包括用来调节水质的工具、材料、调节剂、器材等,比如珊瑚石, 细菌,阳离子交换剂,沉木等。
珊瑚石,铺于水底,可以维持水的PH值在6.5-7.5之间,有助于罗汉等鱼身体的上色。
细菌,可以使水体呈现一种微生态的代谢平衡,有助于分解有机物质。
阳离子交换剂,一般放在过滤装置中,可以软化和降低水的PH值。
沉木,可以有效的降低水的PH值。养水-名词解释-养水的目标 系统建立后,水明显变的清澈,悬浮物减少,用手摸鱼缸内壁光滑,这样的水对鱼鳃基本没有刺激性,才能满足鱼的正常生长。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那么,什么是养水呢? 大家都知道,从水龙头放出来的自来水是不适合直接养鱼的,必须先除氯、增氧,要求高的,还要对水的硬度、PH进行调整。我们通常把进缸前对水的处理称之为“做水”,当然,也可以把做水看作是养水的一个环节。 经过除氯、增氧、调整硬度和PH值的水算不算好水呢?从常用的测试指标来看,可以算好水,但这种水有两个缺点:一是不够稳定,二是比较“瘦”。用做好的水养鱼,水质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缺乏自净能力;做好的水通常比较干净,几乎没有有害的物质,但同时也缺少对鱼和其它生物有益的的东西。 把新鲜的自来水在敞口储水容器中屯放一段时间,对除氯、增氧有很大帮助,但这还不是我们说的养水,真正的养水,必须是在水族箱中,而且是在有鱼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开缸
1、开缸是养水的一个重要阶段,基础打得好不好,对将来有很大影响。 新的水族箱里放进自来水,经过曝气除氯、增氧,就可以放闯缸鱼了。有了鱼,水中就有了有机物来源,其主要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这些物质的积累使水受到污染,与此同时,以有机物为生的微生物,主要是各种异养菌开始大量繁殖。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又引来了新的微生物,其中,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经过分解产生的氨,为 细菌提供了食物,于是, 细菌开始繁殖起来。此外,还有各种浮游生物、原生动物等也相继出现,水中的生物和各种成分趋于多样化,并形成了简单的食物链,水开始具有了活性。 细菌包括铵氧化细菌(又叫亚 细菌)和亚 氧化细菌(又叫 细菌)两类,它们能够有效分解对鱼有毒的氨及其转化的亚 盐,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开缸是否成功,其主要标志就是 系统的建立,氨和亚 盐的去除能力,也是衡量水的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各种菌类不仅仅生活在水中,在缸壁、底砂、以及缸内其它固体表面,都附生着大量菌类, 细菌主要是附着在物体表面生活,水中反而数量很少,而且缺乏活性。还有许多异养菌也是在固定表面上生活更有活性。实际上,养水主要就是养微生物,也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微生态水环境,它包括水体、缸体和过滤系统各个要素,离开了缸,水的稳定性就会降低,同样道理,一个成熟的好缸,也不会因为日常换水而破坏水的稳定性。 在开缸阶段,采取一些强化手段,配置强有力的过滤系统,包括足够的滤材。 我们一般把滤材分为物理滤材、化学滤材料、生物滤材三大类,实际上,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滤材同时也有生物培养功能。配置生物滤材的目的,是为了给各种菌类提供充足的附着表面。在水族箱中,菌类的生长繁殖,如果受到生存空间的限制,就很难适应高密度饲养的负荷,利用滤材扩大菌类的生存空间,就能够获得比自然条件下更强大的自净能力。 根据 细菌附着生长的特点,为它们提供适当的居住空间,是建立强大 系统的基本条件。适合 细菌附着的滤材种类很多,我们通常会选择比表面积大的材料,以减少过滤器的体积。在满足 菌生长繁殖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为异养菌培养提供合适的条件。 异养菌是利用自身分泌的各种酶来分解有机物的,有些菌可以产生胞外酶,这些酶被释放到水中,菌体无需附着在有机物上便可以进行分解和吸收,但有些菌只能产生表面酶,也就是说,菌体必须附着在有机物上才能分解和吸收。在滤棉上有较多的有机物,这里也是异养菌大量繁殖的地方。滤棉是否应该勤洗勤换,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只要滤棉不堵就可以不清洗(或更换)。除了滤棉外,还可以使用生化棉作为菌床,因为它的孔隙比较大,不容易堵塞,可大大减少日常维护。底砂也是一种良好的滤材,既可以培养 细菌,也可以培养异养菌,另外,底砂可形成局部乏氧区,对某些厌氧菌的生长有利。
2、充分供氧。 有机物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氧,会造成水体氧含量降低,不仅威胁鱼的生存,而且不利于好氧菌的生长和工作。及时补充水中氧的损耗,在有机物浓度高的情况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细菌是典型的好氧菌,在缺氧时无法有效氧化氨和亚 盐,而氨和亚 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也会造成鱼的死亡。过滤系统的效率和氧含量成正比,采用供氧良好的滴流或呼吸(潮汐)过滤方式,可以加快菌膜的生长,如果采用其它过滤方式,除了提高水体的溶氧量以外,也可以考虑对过滤系统进行局部增氧。
3、主动引进有益菌,可选择 细菌或复合菌(含 细菌)投入水族箱。 细菌无处不在,只要有适合的条件,它们就会繁殖起来。但 细菌属于自养菌,必须在体内合成有机物,繁殖较慢,如果在水族箱内投入足量的 细菌,可以加快 系统建立的速度。复合菌除了 细菌以外,还有一些其它有益菌,建议使用。有益菌不仅能高效清理水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微生态平衡,还会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物(主要是次级代谢物),如抗生素、生长激素、维生素、生物硷等,对抑制有害菌,促进植物生长等有积极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系统便可初步建立起来,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也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这时,就可以正式养鱼了。
来源:曹豪伟
分享水族知识,传递快乐生活!
试试聊天窗回复这些关键词:
鱼缸
水族箱
ADA比赛
ADA赏析
ADA造景
水草欣赏
水草文章
草缸
罗汉
龙鱼
短鲷
金鱼
观赏螺
鹦鹉鱼
鼠鱼
孔雀鱼
慈鲷
观赏虾
水晶虾
淡水虾
极火
米虾
鳌虾
斗鱼
泰斗
美洲慈鲷
非洲慈鲷
坦鲷
燕鱼
神仙
七彩神仙
锦鲤
龟
灯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