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85硕士,一个幸运的小镇做题家

本期作者:白开水

从三线城市的普通二本到新一线的专业名校,觉得自己也勉强算得上是个小镇做题家吧。之所以说“幸运”,是因为相信吸引力法则,主观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那么自己客观上也会越来越幸运!对我来说考研是两年前的事情了,但真的是我一辈子不会忘记的经历。

高考考的一般,放弃了复读,去了一所不喜欢的学校,幸好学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考研是我刚上大学时就确定的,不仅是我自己的目标,也是全家人的期望。大学期间过的还算比较刻苦,大一大二都是专业断层第一,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大三上学期沉迷追星,成绩有了极大退步,与保研没啥关系了(我们专业按往年有1个保研名额,保的学校也一般,所以我一直没有把保研当目标,当时并不觉得遗憾。)

法学专业大三面临着考研还是法考的双重选择,害怕自己毕业即失业,也担心自己最后两头空。经过一系列挣扎,最后求稳还是只选择了考研。因为疫情原因,3月份到9月份都是在家复习。为了准备考研,戒掉了小说和追星;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去晨跑;走路和跑步的时候,耳机里放专业课视频;每天背30分钟的单词;害怕自己玩手机大夏天去楼顶上站着背书……就这样不停重复。

考研时背书的楼顶??

9月份开学去了学校,学习环境和心态都有了很大变化。刚开始是身体出现不适,感冒咳嗽了很久。后来脖子突然落枕,校医院医生错误治疗加重了病情,那一段时间我起床都很费劲。

人生第一次针灸就是去看落枕,现在还记得那时候的惨状,针灸的时候一边哭一边背单词。好不容易身体恢复了,心理上又受到了巨大打击。我们专业保研名额增多了一个,我并列第二,而另一个第二名因为六级成绩比我高一分得到了这个保研名额。看到公示名单的时候,眼泪和鼻血立马就掉下来了,不停的哭,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就差一点点。(复习到这会儿觉得自己准备的很不好,考不上了。而保研又是一个很稳的道路,觉得自己原先太蠢了,眼高手低。)

差一点点保研这个对我心态影响挺大的,但是一直也在继续艰难的学习,没有放弃。期间去裸考了法考客观题,高一分通过了,感慨运气可能真的是守恒的。虽然保研失败了,但是我不报期望的客观题却通过了。

相信考研人都有的自习室照片吧

北方的冬天真的很冷,自习室十点就关门了,为了多学一会儿我就在路灯底下背书,手都冻裂了。每一个考研人都很努力,12月份开始,路灯下的位置都很紧俏。后来我偶然间发现了自助取款机这个好地方,虽然偶尔碰到人比较尴尬,但是明亮又温暖。

专业课的参考书籍我从7月份开始背,到考前重复了有十遍以上,英语真题我做了四遍,市面上所有老师的政治选择题我几乎都做过了,我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考试的两天,太紧张了,连续失眠,发挥的很不好。第一天考完英语以后坐在图书馆门口哭着打电话,觉得自己考不上了,好在专业课稳住了心态。

等初试成绩的过程也很煎熬,经常做梦梦见出成绩,醒了以后就去微博转发锦鲤。那年出成绩也出的很慢,从早上八点就开始等,到中午一点才查到成绩,等待的过程把紧张都消耗没了,很平静的接受了初试成绩。初试分数虽然足够进复试,但是与我的付出不符。这一刻也接受了自己是个平凡人,别人轻松能做到的事情,我可能要付出十倍时间。好在复试的时候运气很好,抽到了自己会的题,小小逆袭了一下,拿到了二等奖学金,顺利去了自己的梦中情校?????!

人体真的有自我保护机制,当年备考时候觉得痛苦不堪,但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当时的不容易,感受不到任何苦痛。我也一直在考研这段经历里汲取能量:熬过去就好!也感谢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陪我走过那么一段光辉岁月。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在此祝福各位前程似锦

放一些研究生的校园日常:

编者寄语:小镇做题家的故事会激励着万千学子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走向属于自己高光时刻。高学历,不仅仅只是一个标签,它会给你提供最好的舞台,而演出结果是要靠你自己来决定的。对于不甘平凡的人,那块舞台尤为重要。我常常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太可悲,但有时候你必须要承认中国高考是所有小镇乃至大山里的孩子的教育红利。只要你不惜一代价的去学习,你就拥有了的走出去的机会,你可以去看着广阔的世界,你可以开启新的人生。所以请各位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地努力学习,这可能是最后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编辑:老简同志

校对:老简同志

终审:老简同志

好运是行动的加分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shengsc.com/afhpz/32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