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相及研究所()
「转发这条锦鲤,未来几天你会收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根据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转发这句话,再随便配上一张锦鲤图,所有转发者都能得到神秘法力的加持,享受幸运之神的眷顾。「有人说,猫和锦鲤是当今网上最火的动物。人们相信前者能让人感到幸福,后者则能让人幸运。」
对于当代青年来说,一键就能转发的锦鲤和老一辈嘴里念叨的「阿弥陀佛」一样属于低门槛祈福方式,甚至更加有迹可循。考科目二之前转发,抢不到演唱会的票转发,和女朋友吵架了转发,减肥之前转发,甚至有人在孩子出生前也要转发个锦鲤以求心安。星座博主们则通过自己的方式助燃了这一把玄学之火:「据说转发锦鲤是对抗水逆的唯一办法。」很多人连纹身都更喜欢纹锦鲤,这应该是现在最容易撞的纹身了。
年可以被称为是拜锦鲤元年。
人们自发搭建了一个没有边界的许愿池,只需要点一下转发,就能收获一个希望。但有时,它更像是信息化时代里的新型封建迷信,尤其是,一群人一本正经地跟锦鲤还愿时,像极了传销团伙。「我的朋友们从来没有这么分裂过,他们看到锦鲤只有两个反应,要么一起转发,要么骂。」
不管你喜不喜欢,作为转发界的新主角,各种锦鲤几乎侵染了所有人的视野。入侵美国水域的亚洲鲤鱼肯定想不到,自己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却压根赶不上同胞们在互联网上的繁衍速度。这种病毒式传播造成的庞大信息量,在「有慧根」的人眼里,恰巧就是可以将两个次元打通的生意。那些真正幸运的人根本不需要转发锦鲤,他们只要买就行了。去年日本举行的锦鲤拍卖会上,一名来自中国台湾的女士用2亿日元把一条锦鲤竞拍到手,这位女士也不打算私藏,她准备为这条锦鲤举行环球旅行,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跟她一起沾沾灵气。有人怀疑一条鱼也能卖这么贵,肯定是在洗黑钱。
与传统诗词里的锦鲤不同,19世纪80年代,中国红鲤传入日本新潟县,被称为绯鲤,至20世纪中叶才培育出红白相间的品种,命名为「锦鲤」。经过近百年的时间,锦鲤已经划分出13个大类个品种,在精心呵护的环境里,它们寿命几乎可以和人类一样长。来自中国的锦鲤,在日本跃了龙门。锦鲤被日本人称为「游动的宝石」,一条极品锦鲤的价格往往能在上海买一套房。「全日本锦鲤振兴会」每年都会举办品评会,虽然没有奖金,但任何在会上取得名次的鱼都会被赋予奢侈品的属性,而那条被拍卖的名为「S传说」的锦鲤就是当届冠军。身长厘米的「S传说」是一条9岁的雌鱼。
「中国的经济现在应该还是很景气吧,富豪都喜欢到日本来买锦鲤,还是说中国又流行什么新菜品了吗?」狂热的锦鲤信徒不断催化日本锦鲤行业发展,根据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年日本的锦鲤出口额达到43亿日元,是15年前的3倍,其中8成出口到了中国。「大概在10年前,中国客人开始逐渐增加,近几年开始井喷。」有人搞起了走私生意,年1月8日,深圳海关查获23名日本走私者和条被称为走私货物的鱼苗。「还有一些买家会在拍下之后直接寄养在日本,等待第二年继续参加品评会,这样又变相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日本长冈市农林水产部长安达敏幸表示如果把寄养服务也算在内,日本锦鲤的海外市场已经达到每年亿日元的规模。如今走在锦鲤品评会的现场,交错的普通话、各地方言和英语会让人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三源里菜市场。有时拍卖都不得不同时用中、日、英三种语言叫价。每年都有大量中国人到日本学习锦鲤的养殖技术,从日本进口锦鲤到中国繁殖再售卖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场长达百年的出口转内销。「锦鲤本来就是从中国传过来的,现在中国人又要把它拿回去了。」图片来源:微博用户
铁臂KINBUN中国资本的注入给日本锦鲤行业带来了贸易额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甚至引起了很多日本渔场的恐慌,有工作人员对此忧心忡忡。「在最近5次品评会中,中国人所有的锦鲤获得了4次优胜,日本人只赢了一次,那条锦鲤还是从中国顾客那里买回来的。」来自河南的周老板在挑选锦鲤上已经十分老练,「一般在市场上买的锦鲤根本就不算锦鲤,业内称为土炮,好的品种早被渔场挑走了。」「国内有的不良商家还会把成色不佳的锦鲤鳞片拔掉再上色来打开销路,结果买回去没几天水都变色了。」「要想找到品相上等的锦鲤繁育,就得来日本,在这里每条鱼的祖宗八代都能查得到。」在周老板的家乡河南向寨村,基本家家户户养锦鲤,两千多人的村子里有亩鱼塘,养殖锦鲤多万条,全中国锦鲤的4成都在这,多家淘宝店年销售总额过亿。最开始生意也不好做,但传统商业社会的规则里需要很多年才能达成的规模,在互联网世界可能只需要一瞬间,去年双11那天光周老板一家就卖了三四千斤的锦鲤。「水里求财,算是靠天吃饭,但我从来没转发过锦鲤,我家池子里就有几万斤,主要还是要实干。」图片来源:新浪网
周老板明白大部分在网上转发锦鲤的人基本都不会来买他的鱼。那些笃信风水神秘力量的有钱人才是自己的目标客户,锦鲤在互联网上的火热只会让他们更舍得花钱。「尤其是在经济和风水学同时繁荣的广东,对一些老板来说,花一两千万买条锦鲤跟吃了一顿家常便饭没什么区别。」好运的属性让很多老板把锦鲤养在任何你能想到的角落,哪怕是在厕所里。
「在风水圈子里,金鱼畸形,龙鱼杀气太重,都与好运无关。锦鲤既透出祥和泰然的气质,又不需要喂食活物,符合东亚人民传统的美学诉求。」无论是转发还是养在家里,锦鲤无疑都已经超越了它的生物学定义,挺进了玄学范畴。甚至,已经不局限于鱼类,凡是转发能带来好运的都可以叫「锦鲤」。在面对低风险高收益的事情时,人往往会产生天然的投机心理,「锦鲤」只是又一个被互联网转化身份的名词。就像一位知乎用户所说:「好运不像倒霉那样客观,人们对倒霉的定义基本相同,对好运的定义千差万别,在现实中人觉得别人运气好,是因为在那个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想看的生活。」人们借助互联网,一起重塑了「锦鲤」的定义,互联网又推动了锦鲤市场的繁荣,它可以说是最亲民的信仰,但它本身从未许诺过满足任何愿望。从现场拍卖到薅得流量,这条鱼帮线上线下的商家同时致了富。
面对一件事的成败,锦鲤能做什么,它自己无法判断。锦鲤到底给谁带来了好运,也许,只有像周老板那样逻辑自洽的当事人才知道。「冯仑风马牛」原创T恤中秋限定发售件冯叔同款▲点击抢购设计灵感源自冯叔经典语录「追求理想,顺便赚钱」,融合「中年人的童话」——英国作家毛姆的著作《月亮与六便士》理念的印花设计,把月亮从弦月到满月,最后变为金币的过程,比作人们追求理想终得圆满的期许。愿你穿上它后,可以铭记理想,不忘追求!本文来源不相及研究所()图片来自网络主编|王滔编审|陈润江顾问|王淑琪商务联系阿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