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岸芷
来源/同相
10月7日,支付宝通过微博的抽奖活动公布了支付宝中国锦鲤,花落微博用户信小呆,多粉丝涨粉至万,而“信小呆”本人也成为了网红平台所争抢签约合作的对象。
时隔三十五天,在11月11日,就在大众沉浸在双11血拼浪潮之中时,信小呆宣布一周后开始周游世界,微博话题#信小呆一周后环游世界#上热搜,相关阅读量超过1亿,大众人气依然在线,但未来发展方向尚不明确。
11月18日,年支付宝中国锦鲤信小呆变身旅行青蛙正式开始了环游世界的旅程,并通过微博互动开启#信小呆召唤术#话题,邀请一位粉丝一起去逛香港海洋公园,就此开启网红锦鲤之路。
社交平台的“锦鲤”转发活动起源于早期用户利用锦鲤这一实物作为转运吉祥物,不间断地以锦鲤图片作为诱饵来让用户与其互动,增强博主个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而到了后期,在《创造》当中唱跳不佳却人气值高的杨超越因“人在家中坐,C位天上来”的开挂人生,被誉为“C位锦鲤”,也正因为这一“锦鲤”人设,让杨超越的风评大为好转,从遇事就哭、毫无能力的拖后腿队员,但因其转瞬之间成为网友祈福的吉祥物,口碑好转、人气稳定,影视综艺纷至沓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里与腾讯这两波锦鲤营销之后,一些自媒体也都采取同样的营销思路,开始和商家合作开启抽锦鲤的活动,增强其在用户社交平台的曝光,试图挖掘更多的潜在用户,对于品牌传播以及自媒体平台的涨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锦鲤营销跟风而起,部分内容的价值导向待商榷。比如,在十月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