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鲤友,我追求的是80以上

先来个声明,下面说的会是偏职业化方法,休闲养法的基本没什么参考价值,或者可以直接跳到养水部分。事实上休闲养法的会很看不惯,取向不同而已,无所谓对错之分。

锦鲤本身

既然是锦鲤饲育,那我们先有个目标,我主要追求的是鱼的大型化,可以这么说,八十公分以上只是我们的初步要求,最低目标,最重要是体型霸气,肌肉感强,母鱼有公鱼般的腹部(这点很难)。大型化的鱼,骨架放第一位吗?骨架肯定非常重要,但绝对不应放第一位!第一位应当是血统!

首先是亲鱼,如果不能知道亲鱼,那起码也应该知道是哪个鱼场所产,毕竟每个鱼场的鱼特征还是很明显的,比如桃太郎因为有原鲤血统就是长得特别快,我养过的基本明三岁都能上八十,但由于基因可能有些不稳定,所以桃太郎圈内也称淘汰狼,对养功要求特别高接受其有点自然也要接受其缺点,这是难两全其美的。

然后要养出真正满意的巨鲤,还是最好能买到亲鲤明确的,最好遗传特征明显的,这样养出来的概率会特别大。至于骨架方面就不讨论了,我这人一直专注养鱼环节,挑鱼经验不够的。

日本进口VS国内自家产

二者哪个好?原理上说,其实区别应该不大,但实践中,区别很大,我认为最主要因素是两个。

其一,血统管理,母鱼一般不错,但公鱼的选择不科学。日本在繁衍这块有精细的记录统计,我们比较确实,或者说国内真把这行当热爱事业的不多,更缺少科研机构接介入,有一定的想当然、盲目性。

其二,幼鱼饲育、选别技术不过关。幼鱼选别是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一胎鱼多者几十万尾,能留下的寥寥无几,其余都淘汰了,能不能留下有未来性那几条是很大的考验。

幼鱼饲育技术也一样,像小孩一样,童年营养不足,运动不够,长大了身高和健康多少受影响。这点后天弥补有些困难。

所以目前看首选还是日本进口的,国内的最好是知根知底的,比较可靠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北什么南什么。

鱼池

这里说硬件吧。我的鱼池不算大,五十吨不到,侧滤在左边,特别小,大概就百分之十,五吨不到的样子,然后到正面的滴流上,上面种了铜钱草(不建议种铜钱草,清理太麻烦)。

水泵主要用两个鹤见,有时候也直接用一个鹤见w,鹤见明显比两个水量会大很多。

过滤

这里重点说说过滤仓,我的是一格沉淀,两格生化,一格清水,最后一格分成两小格,一格自动排底水,一格手动排水。

水泵放在清水仓,导上滴流,滴流长度3.8米(其实完全浪费了,有一米来就够了)。清水仓放两根杀菌灯。这里有个原则:主池进过滤仓水流量尽量大,而仓内水流尽量慢,这样才能一方面提高水周转率,另外方面过滤仓内沉淀充分(每天自动抽走),生化顺利进行。

那么,仓内水流真的越慢越好吗?实践中我发现,过滤池里,毛刷挂菌最好的,居然是水流最快的翻水板和隔水板之间的部分!我的理解倒不是说水流快了好,毕竟硝化细菌发生作用需要时间,而是因为这里所有的池水都经过了,充分接触。

所以如果再让我设计,我会把沉淀仓做长,加上h管,让污染源充分沉淀分离,后面的尽量多做几格,后面几格尽量做短点,格数做多点,每格大概能放下三根毛刷就可以了,这样的好处是几乎每根毛刷都能充分和流动的水接触,而水流速度也不至于太快。而清水仓可以尽量小,单独一仓有些浪费了。

滴流关键在保证水流量的情况下尽量做高些,长度没必要太长,否则水流不够,浪费滤材,而且效果也不见得更好。

实际应用中,我侧滤全部用的毛刷,滴流用的细菌屋,滴流用生化球应该也挺好的,属于便宜好用的材料。至于蚝壳、沸石、珊瑚砂之类,因为后面我们养水环节会有更好的方法,这里并没必要采用。

养水

进入关键的养水环节了,养鱼先养水,这是共识。一般说法,养出来的水尽量做到,嫩、活、绿,平时水面看着似乎有薄薄一层油,反光透亮,这样的水一般就是我们说的好水。那么,养出这样的水,涉及哪些因素或者环节呢?

以我的理解,嫩主要是菌群导致的,活主要指的活水,是分子团大小导致的,绿则是水中藻像。所以我们从这三方面进行。

于是我们要了解锦鲤需要怎么样的益生菌?需要怎么样的分子团?显然是小分子团,大分子团是死水了;绿水呢?有益的藻类需要怎么样的成分?

益生菌首推硝化细菌,这个是水处理环节的关键,主要在过滤仓进行,因为是避光的,但又好氧,所以我们侧滤生化仓应该加入气泵,加上不太急的水流,容易依附的滤材,这样硝化细菌就有了好的生存环境了。

单靠硝化细菌肯定是不够的,水体中还有哪些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枯草杆菌…….很多,其实我们可以直接加入一种,就是EM菌,因为EM菌本身就是几十种益生菌共生菌群,部分可以互相营养,结构比较稳定。那用量多少呢?这个水产有一定参数的,记得大概每吨水五毫升的样子,具体不大记得,有兴趣的可以查下文献资料。

鱼生病很多时候跟水体优势菌群很大关系,那怎么样让水体优势益生菌群繁衍更好呢?那自然是要提供好的生存环境了,这些益生菌群有好氧有厌氧,厌氧的在水体中存活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必须经常添加,而所有细菌的食物无非就是各种代谢物和矿物质,这里重点就是矿物质!

水中的矿物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是细菌重要的食物,同时还是藻类的必需物,还有个一般人不大知道的,鱼类通过鱼鳃呼吸的同时,可以通过鱼鳃吸收部分矿物质,比如钙,鱼缺钙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有些鱼友甚至业者会在饲料中添加钙,这个其实并没多大必要,当食物中钙不足时候,锦鲤会从水体中吸收钙。

那么,我们应该添加哪些矿物质呢?一个很简单的做法,直接往水中添加麦饭石粉和沸石粉之类的,量不必多,这样就相当于直接给水中添加了二三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益生菌和澡类的问题解决了,活水呢?三个方法:

1、直接注入新水,所谓长流水。

2、打水,利用水泵抽水上来冲击水面或者石头之类的,把水分子团打碎。

3、最省事也最好用,就是做磁力水。方法其实很简单,水流从两块强磁中通过,符合两个指标就可以,一个是磁力达到0高斯,另外一个是流速每秒2米。这样水分子团就变很小,另外有实验证明,磁力水养鱼,生长速度会提高百分之三十左右,姑且听听吧,我自己没严格控制过无关因素做实验,不敢断言。我鱼池左前方的管就是做磁力水的了,很简单的。

经过这些处理,普通的水变成了合适锦鲤需要的好水,很多人经常羡慕日本的水合适锦鲤饲育,我认为这种思维是狭隘的,因为好水是可以调出来的,不要忽略我们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再不行你去弄点日本塘泥不就得了?但我觉得实在没这个必要了。

饲料

饲料重要吗?就是吃什么重要吗?以前我也以为不重要的,毕竟数量比质量更重要,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你吃的是淀粉,一定条件下也会转换成蛋白质的,但在初步了解了营养学后,我认为食物还是很重要的,是避免鱼太肥而不壮的关键之一,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让鱼饲料营养充分,而能量不要太大。

事实上我们的鱼饲料大多数刚好相反,能量太大而营养不够。所以我们要挑选可靠的比例比较科学的饲料,另外应当自己添加矿物质,资金雄厚的可以直接添加鬼粉,普通玩家我觉得麦饭石粉或者蒙脱石粉也挺好了,便宜又好用。

下面是重点:

锦鲤本身没胃,主要靠肠道细菌消化,因此,锦鲤肠道菌群尤其重要。这里我还是推荐EM菌,经常添加em菌基本不会有浮便的产生,即便投食量很大!我自己是每餐都添加em菌或者酵素,其实酵素主要菌群就是酵母菌和乳酸菌,当然还有各种有益代谢物,也因此EM菌和酵素平时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怎么办?自己做!EM菌可以扩繁,方法可以自己百度,很简单的。

酵素方法如下:红糖、材料、水的比例是1:3:10,这里几个要点,红糖不要买到假的,能买到糖蜜更好。材料主要用水果蔬菜,可以加些米饭之类的淀粉,水要经过消毒,一般煮沸放凉,容器要消毒,能密封,产气放气期间不要让太多空气跑进容器里。

这样营养应该够了吧?还真的不够的……还缺维生素!因为细菌会把维生素c之类的消耗掉,产生另外种维生素,所以我们必须添加维生素,最好是多维,缺乏维生素会有多种副作用,典型的是鱼鳃变形。

鱼饲料有添加维生素?相信好的可能会有,普通的我持怀疑态度,因为制作鱼粮的高温会破坏维生素,所以维生素只能在鱼粮成型后添加。但自己添加并没什么坏处的。

管理

做到以上几点是不是能养出巨鲤了?现实很骨感,还不够的!日常管理非常关键!一个是每天抽底水,大投喂期甚至几次。要经常清洗过滤,尤其是过滤仓的底泥。

大投喂量!在合适温度下,比如28度左右,一天起码体重2%左右,每天投喂八次左右,有了上面的辅助措施,鱼的肠道保护没问题的,这样的鱼才能快速成长!以我十五条鱼为例,一般一天投喂量四斤左右,最高有六七斤,但那时候水质会变差,过滤能力还是不够。

内容肯定有很多不足甚至错误的地方,还请保函。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启迪,那实在倍感荣幸!

欢乐无处不在,精彩随时分享!

中锦微社区

▎文章为“中锦俱乐部”整理报导,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为中锦俱乐部官方帐号!

中锦主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shengsc.com/afhzp/18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