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曹梦阳、赵刚光明网
在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听完有关委员关于“新就业形态”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
惊骇时间过得这么快,夏天又来了,毕业季又来了。
明明十几天前还在欢呼复课开学,几天后却已然开始毕业告别了,因为疫情影响,今年的毕业季许多人拥有更多遗憾。
国外的很多学校宣布推迟毕业典礼时间到明年,当今年属于稚嫩毕业生的感性典礼变成明年属于工作人士的社交负担,一切也就真的变味儿了。
△图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推迟毕业典礼通知
但是在我们中国,却把毕业典礼玩出了新花样,玩出了中国特色,用一种比传统毕业典礼更有时代意义的形式,了却了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心愿。
1
“云上毕业典礼”,展现浓浓情谊。
多所高校利用当下最热的直播方式把毕业典礼放上云端。
△图片来源:光明网微博
△图片来源:人民视频微博
其中清华大学在全校设置了16个毕业典礼会场,并向全球同步双语直播。不能返校的毕业生和不能到学校参加典礼的毕业生亲友们通过网络直播参加毕业典礼,甚至一举登上了热搜。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方微博
当然,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能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它的卓越风采也是让我们这些当年纠结过“到底选清华还是选北大”的“临时校友”大饱眼福。
网友这样评论:
断捨離DSR:妈妈,我今天居然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了,高兴吧……田欣欣爱吃鱼:我出息了,竟然能参加清华毕业典礼了[泪]Victor-:我飘了,居然看清华大学的直播陈可到:是不是看了也给我发学位证?彰化valval_:代入感太强了我仿佛已经是清华的一员了国际锦鲤kagura:看了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四舍五入我也是清华毕业的了Yookimk:不好意思啊。我学都没上直接去清华毕业典礼[泪]太感人了。请叫我弓雨:唉,我清华落榜生,竟然参加清华毕业典礼Conver-Van-总_仓一:我也在参加,可惜清华得不到我而中国传媒大学的毕业生也是参加了一场“霍格沃兹的毕业典礼”。
“嘿,这位同学,你们校长提醒你不许在红毯上乱飞!!!”
△图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截图
在南京邮电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只见校长淡定地看着机器人“毕业生”向自己走来,熟练地为其拨穗。
△图片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然后再将毕业证书放到机器人的手中,亲切挥手作别。
△图片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在湖南农业大学届本科生“云端”毕业典礼上,袁隆平、官春云、印遇龙、邹学校、刘仲华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湖南农业大学届毕业生送上25个字的“五新”祝福,被称为最有排面的祝福:
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引领新发展
建功新农村
逐梦新时代
△袁隆平率“院士天团”来送祝福
6月21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由于疫情特殊时期,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更大压力,可能没有条件再举行现场的毕业典礼,没有现场的毕业合影。
但是所有的学校都会明确,明年后年,不论哪一年的毕业典礼,只要同学们想来,都欢迎您来。母校永远是您的家,对于家来说,从来没有离开一说,有的只是随时的回来。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对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6%的受访应届毕业生都是“云毕业”。受访毕业生主要通过参与制作毕业视频、观看线上毕业礼、网购学位服纪念毕业。
其中,68.0%的受访毕业生因为“云毕业”更懂得善待和珍惜身边的人。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疫情,成为万毕业生学生生涯最后一堂“公共课”。
然而离开了学校,毕业生们要面对的则更多。
2
国家和你一起稳就业。
6.2%!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年2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有数据以来新高。
“
中国人民大学智联招聘《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增加,3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春季招聘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25%。综合来看,在疫情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与十年前不同,中国新增劳动力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农民工为主转向高校毕业生占主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万人,创历史新高。
就业并不是简单的就业,而是那么多张等着吃饭的口。
所以国家也是极为重视这一特殊阶段的现实状况,各方支援,帮助毕业生们度过这一难关。
先说你完成学业一脚迈入了社会,但是这还有一只脚在象牙塔里没出来不是吗,所以咱们高校是绝对不会放弃你的。
国家就要求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其实啊,这种服务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有的同学不重视学校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者职业咨询、培训课程。那找工作时怎么能做到知己知彼,有章有法呢。
先说知己知彼,似乎很简单,其实不容易。很多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单位。
你问他想去哪个城市工作?都行。
你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工作?随便。
你问他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都好。
你问他哪些单位今年招人?不知道。
你问他都投递过哪些单位?一大把。
你问他哪个单位最有希望?看缘分。
然后,他迷茫,不迷茫才怪。
估计是你也都被问迷茫了。
那这种时候,在高校帮助下进行职业规划就很重要了啊。而且现在很多高校都会提供专门有就业信息的网站,会有一些专门为自己学校毕业生开放的岗位。在这种难找工作的形式下,这种肥肉你还不快去抢?
“
高校毕业生更希望选择哪些就业方式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智联招聘《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75.8%的高校毕业生做这个选择;自由职业和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比例为6.2%。
△资料来源:《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因此,作为毕业生最想去的单位就业,国家就要帮助企业去释放其吸纳劳动力的活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此后,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帮扶外贸企业渡难关。
除了保住私有企业外,对高校毕业生,国家主张拓宽其就业渠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今明两年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并扩大“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和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
另外,相信有很多毕业生是不愿意离开校园的,毕竟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这世界上就没有比不断充实自己更划算的投资了。
所以国家也为你想到了这点。
△图片来源:国务院客户端
想读书,我们国家就给你这个机会,对于高校毕业生,主张扩大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规模。
你可以用这段时间去沉淀自己,充实自己,不去挤这波浪潮,等到全副武装进化成真正充满知识和能力的战士了再去社会上披荆斩棘。
我相信,很多人还是有着自主创业的梦想,毕竟每个女孩子都曾经想过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可爱咖啡厅成为现实世界的伊甸园,每个男孩子都曾经想过在商海浮沉一展个人智慧与魅力。
按照中央的部署,目前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的措施,主要是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大减负稳岗稳就业力度,优化自主创业环境,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儿茶。”
一首红遍了中国街头巷尾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是许多人对京味京韵的最初记忆,大碗茶早已是北京独特的文化符号。许多中外游客行至北京,都要去老舍茶馆坐坐,感受地道的京味文化。
这一独特文化符号的出现,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春雨的润泽。
年起,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的方针,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并存。借着这个政策,尹盛喜开始审视自己家周围的小店和自小生活的街道。那时的天安门周边除了有几处照相摊外,连个商业服务网点都没有。天安门广场天天游人如织,渴了累了连个喝水的地方都没有。看到这个情况,尹盛喜灵光一现:要是在这儿能摆个茶水摊,准能火!
事实证明,确实是火了,火的程度出人意料。
茶水摊成了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年营业额余万元,解决了上千青年的就业问题。
你说如今的中国就没这种机会了吗?
其实依旧有很多!成都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中国的市场也是在不断开拓和升级的。
毕业生们,你的那些直播带货,共享创意、夜经济摆摊都放手去做吧,国家给你撑着呢!
想当老师吗,先上岗再考教师资格证;想当兽医吗,先上岗再考执业兽医资格证,再取消执业兽医注册和乡村兽医登记许可,使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备案即可执业。
想就业,只要你有真本事,国家帮你把手续删繁就简,绝不让你的才能卡在硬性门槛上!
对我们中国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在经济加快复苏进程之前,要通过各种方式,防止现有工作岗位大幅减少,“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便是承担着这样的责任。在稳定现状的前提下,更要创造出更多的新就业岗位,拉动内需,促进互联网经济、新兴动能的增长和服务业的升级。
3
中国使出“中国功夫”,参与未来重构。
说到提高就业内需,我们中国可以说完全不慌,甚至还有点想笑。不然你说那些云上的毕业典礼是怎么成功的,还不是靠我们先进的5G技术。
这不是简单科技进步的标志,而是结构重组的标志,为当代年轻人留下了巨大的市场和众多的机会。
提到这里还是要说一下这一切变革的导火索,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是自西班牙大流感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停摆。在这个时段,我们每个人都见证了历史,国际原油负油价,股市熔断了多次,使得巴菲特都大呼太年轻,美国发生暴乱,整个世界秩序都受到了冲击。
这次疫情的传播广、潜伏期长,直接击穿了最发达国家的防御体系。那些发达国家经过了全体免疫等多个设想,最终也不得不灰头土脸的承认,只有中国一直倡导的隔离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但这次疫情最严重的,是它的持续时间足够长,所以会产生深刻的“社会革命”。
人类史上能在短时间内重构社会的只有四件事,一饥荒、二瘟疫、三战争、四技术革命。目前我们正在经历二跟四。
世界上一次因为疾病而产生社会变革的还是欧洲的黑死病。那场突如其来却旷日持久的瘟疫让欧洲失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社会还要继续行进,于是人们开始大量发明和引用新技术来替代人力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更高的生产效率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收益,有了收益人们的储蓄就相应地提高了,这就是最开始的资本积累。
有了丰厚的资本积累也就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钱可以投入到开发新的技术中去,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而这个良性循环导致15到17世纪欧洲开启了一场持久的供给革命。这便是供给一环的形成。
而需求一环则是由于人们思想的转变。当上帝的荫庇并不能拯救处于疫情之下的人们的生命,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并更加相信人自身的能力,这便是个体意识的萌芽,也是文艺复兴的开端。
文艺复兴使人们更加提升对艺术及自我价值的追求,因而带动了人们在纺织品、工业品、食品贸易等多个领域的需求。
因为疾病的出现直接或者间接带动了欧洲供给和需求的双爆发,某种程度上导致欧洲成为世界经济老大,这段时间在历史上被称为大分流。
历史的故事总是相似的,这次的新冠疫情也为我国的大环境带来了新的变革。宅家抗疫期间,我们的消费习惯由线下转向了线上,因此各个行业也随着消费者的习惯改变推动了供给的改变,这使得中国的商业供给和需求发生了重大升级。
今年的毕业生,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困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未来的十年可能真的是你们发光发热的机会。
中国投资未来的速度被不断加快,我们启动了34万亿的新基建。
△图片来源:知乎冉恩海
新基建可以被分为5G和AI两环,那这两个新名词到底会给毕业生们带来怎样的新发展机遇呢?
大家也许之前都固化的认为这个行业只会给那些计算机专业的程序猿们本就闪瞎眼的年薪再多上一个0。但其实不然,非理工专业的同学其实也会得到新平台。
△图片来源:cctv4截图
对我们就业影响比较大的应该就是5G行业,5G是一个外部性非常大的超大型产业,年在中国会拉动亿人民币的投资规模,创造54万人的新增加就业。而到年,可能达到10万亿的联动产出,创造上千万的就业。
“口红一哥”李佳琦,这个现象级的网红大主播在最开始就是靠带货化妆品起家的,他就是抓住了这一大热的行业机会。女生买化妆品的购买力实在是不敢小觑。但即便是美妆这样的大火行业,年的市场规模不到亿。
亿,10万亿,这样一对比。5G的产出真是高的吓人,潜力使人侧目。
而5G这样庞大的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自然是无限的,除了在金字塔顶端的运营商、华为等公司,其实越到下面的机会是越大的,并且覆盖范围非常的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新基建帮不到的。
辐射娱乐、金融、工业、电商、农业、物流等众多领域,甚至大家想不到关联的服务领域在5G通信的推动下,也会产生更多新的服务模式,这些新的服务模式也会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现在大火的新媒体行业、远程教育行业便基于此而发展。
而在我们普通人身上的变化都有什么呢?
当游戏公司搭上新技术,吃鸡游戏不再需要下载就可以直接打开,画质流畅、画面精美,绝不会出现不开镜就能看到远方人的bug。
当汽车公司搭上新技术,自动驾驶成为可能,之前4G时代的延迟不再,安全系数直线飙升,什么?你还用我有没有驾照来作为评判我的标准?真是老土!
当演唱会搭上新技术,再也不用担心被黄牛漫天要价啦。度的演唱会直播体验,在家里蹲在沙发上一边吸着猫一边欣赏爱豆的盛世容颜。眼前是偶像在表演,周围还有分享心情的热情粉丝,不过你穿的是睡衣,你说这画面,美不美。
当医疗行业搭上新技术,远程诊断真正成为可能。在家里用简单的设备就可以进行身体检查,秒速出结果,医生立即开药,看病排队挂号一整天的现象成为了过去时。
几乎所有行业,整个世界都会被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大量新平台新公司的出现自然会孕育出大量的新型工作岗位。
现在还没找到心仪工作的同学,也许正是新的就业方向在等待着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书写出新的历史必然因为你的一份耕耘添彩。
疫情加快了中国投资未来的速度,也改变了国际形势。
美国自顾不暇,但产生对比的却是我们中国用高超的执行力快速控制住了疫情,又开始为未来做大额的投资,开始建设自己的国际社会公信力,隐约成了全球的诺亚方舟。
随着中国对未来的持续投入,新基建市场未来可期,将替代旧基建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每一位毕业生未来的重构将从这一刻开始拉开帷幕,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必将提供一大批新的就业机会,每个人都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完美就业方向。不如从现在开始充实自己,提高学术、职业技能,成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等着中国这个大伯乐帮你发光吧!
文章来源:光明网作者:曹梦阳、赵刚
原标题:《数据看中国
机器人代表学生参加毕业典礼?不好意思,中国年轻人有大事业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