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间观察二更
“求人不如求锦鲤”,在当下这个人人忙碌的时代,这届成年人在社交平台上转发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求“好运”,成为了某种文化奇观。
其中,锦鲤或许是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吉祥物,它和它的衍生物,几乎霸占了“好运吉祥物”排行榜前十名。
在这种“转运迷恋”之中,其实隐藏着成年人对生活的积极期待。
年,微博账号“锦鲤大王”横空出世,一句简单的口号——“转发这条锦鲤,一个月内有好事发生”,使锦鲤跃出池塘成为中文互联网世界中的好运吉祥物顶流。图源:微博这条微博共获得万转发,万评论,24万点赞。“锦鲤大王”的粉丝数已超过万。
从这样庞大的数据背后,我们或许可以窥探这样一个事实:有很多人对生活怀抱希望,同时,他们中,有很多人没有过上期望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见这条流行语:“我太南(难)了”。
好不容易休假,工作群响个不停,上百条未读信息;
年纪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少,恋爱更是遥不可及;
物价越来越高,工资却不见涨,头发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且丧且行”的时代,在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我们太需要一点儿好运气了。
图源:《东京女子图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选取了一些中学生做智商测验,并告知老师,某几个学生智商非常高(实际上是随机抽选的),他们的成绩将会有巨大提升。一年后,那几个被认定为“高智商”的学生,成绩真的取得明显进步。
这就是“自我实现预言”: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某种心理预期,将会影响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从而使预先的期望在日后的行为中得以达成。
用这条理论解释“锦鲤转运”,就是说,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幸运的,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内心的恐惧、压力,在内心注入积极信念,增加积极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图源:日剧《四重奏》对生活怀有期待,是支撑希望的力量,一个简单的转发行为,其实是许多人获取勇气的途径。
年初,公司因为运营不善倒闭了,我也被迫失业了。可能是大环境不好吧,我投了好多简历,都没有回音。一开始,我不慌,想着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两个月后,我开始慌了,钱包也快瘪了。到了第三个月,我好像抑郁了,吃不好也睡不好。
我以前不怎么相信“锦鲤转运”,那段时间,我开始疯狂转发锦鲤。
转发锦鲤后,我的心情会奇迹般地好一些。特别是睡觉前,我一定要转发一条锦鲤才能睡着,“明天起来就会有好事发生!”我不断地安慰自己。
三个半月后,我终于找到工作啦。其实,我也不太确定是不是锦鲤显灵啦,但是,在那段灰暗的时光里,那些五颜六色的锦鲤,给了我许多力量和希望。
有时候,“转运迷恋”不仅可以激励自己,也能够温暖他人。
前些天,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冲上了微博热搜。
武汉光谷一名程序员下班后,在餐馆吃饭。他连续多日加班,和家人通话后,他突然情绪崩溃落泪。铁板烧厨师彭师傅默默给他多煎了两个鸡蛋和一根香肠,并摆成“”分的形状。
程序员看到后,情绪好了很多,起身和彭师傅握手。
彭师傅说:“我曾经这么哄过我儿子,年轻人不容易,所以想鼓励他一下。”
一个简单的“”分,它给予人的鼓励,胜过千言万语,这大概就是希望的力量吧。
图源:《我无法恋爱的理由》我妈在地铁站附近开了一家小店。有一天,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喝多了,摇摇晃晃地在路上走。我妈热心肠,问了句:“小伙子,你怎么了。”男人强忍着泪水说:“姐,我渴了。”
我妈从冰箱里拿了罐可乐递给他,他打开可乐,“哇”地一声就哭出来了:“姐,我没有妈妈了……小时候,我不开心,我妈就给我喝可乐,她说喝了‘可乐’就会遇见快乐的事情。我会遇到的吧?”
我妈听了,忍不住哭了起来,连连点头说“会的会的”。
后来,她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还是会哭,她说,大家都不容易,活着还是需要一点儿念想。
在当代青年眼中,锦鲤不仅仅是幸运,更是一种对于生活的信念,支撑我们在困顿的生活中,坚持向前。
其实,大家都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梦想成真的,不是“锦鲤”,而是自身的奋斗。
锦鲤大王的微博置顶是这样的:“愿望和运气交给锦鲤,你只管努力就好。”
被当作“锦鲤”的杨超越也曾说过:“想要自己过得更好的人,没有人不累,没有人没付出过汗水。”
一直有一个一夜暴富的梦想。为了这个目标,我坚持买彩票和坚持存钱。为了存许多钱,我努力工作,不轻易辞职;我把手机壁纸换成了招财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