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观赏鱼之一,锦鲤不仅有着吉祥的寓意,更能给家里增添不少生趣。但是不少鱼友表示新买回来的锦鲤入水后存活率不太高,既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又影响了好心情。其实提高新入锦鲤存活率很简单!就是过水。
首先,为什么要过水?
不少新手小白最爱干的一件事情,锦鲤买回来就放进鱼缸或者鱼池,然后喂点食仿佛就万事大吉了!真的是这样吗?
人进入新的环境会感到不适,需要一个适应期。同样,鱼也是如此,锦鲤刚进入新的环境会有一个逐渐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好比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些锦鲤无法适应,就会产生拒食,趴缸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得病最后导致死亡。值得注意的是锦鲤的疾病是会传染的,一条锦鲤的死亡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因此必须要过水!过水!过水!重要的事情要强调三遍。
那么,重头戏来了,新鱼过水怎么操作?
牢记四句话“先泡袋,再消毒,连增氧,早隔离!”
“先泡袋”买过观赏鱼的鱼友们都知道,水族商家会用2-3层的塑料袋包装锦鲤,并在锦鲤的包装袋内填充纯氧。第一步,先拆一层塑料袋,保留最里面一层包装袋。第二步,将包装袋连同锦鲤放置于隔离水池约40-60分钟。第三步,注意观察,若袋中氧气不足,及时添加氧气,并且每隔十分钟转动一下袋子。第四步,递进式下盐。将袋子打开,将约为原包装袋内水体总量1/3且盐度为0.3%的池水灌入,增氧或鼓入空气后,封闭袋口,继续浸泡袋子约10分钟。
此处一定要注意:池水也需盐度为0.3%。锦鲤最高能耐受盐份为1%的水,但锦鲤适应高盐度的池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直接将锦鲤移入高盐度的池水中,锦鲤会严重的脱水。
接下来,盐度呈现循序渐进地增加。间隔12小时后,将池水盐度增加至0.5%,再过12小时,增加至0.7%。
此处有一个细节:这里用的盐,是粗盐,而非普通家用食盐。粗盐是未经处理的盐,富含丰富微量元素,不仅可以促进锦鲤吸收利用,还有助于补充水中微量元素。锦鲤对盐度的缓慢变化,表现出很大的忍耐性。
“再消毒”
锦鲤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病原体,可用浓度为20ppm的高锰酸钾,对其药浴消毒可有效杀灭鱼表面和腮部的细病菌,防止病原体进入隔离水池。
具体操作方法为:
第一步,待锦鲤的包装袋内外水温一致后,捞出锦鲤置于浓度为20ppm的高锰酸钾中2-3min进行消毒,将鱼放入隔离池,然后弃去原包装袋及水。
第二步,观察30分钟,此期间,部分锦鲤会因不适应而跳跃,通常30-60分钟后,跳跃停止,开始平稳地游动。
第三步,待鱼稳定后,将下列药品加入池水,以提高鱼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此时,应取出过滤系统中活性应,关闭紫外线杀菌灯。
1、采用水溶性抗生素,例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均匀泼洒至全池,泼洒剂量参照使用说明书。
2、参照使用说明书,连续3天投放水溶性维生素C。维C在锦鲤体不仅可维持锦鲤的正常生长,而且可显著提高锦鲤对环境应激和病原体抵抗力,是对抗锦鲤应激反应的重要药物。
“连增氧”
第一步,至少一个星期全池持续打气增氧,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氧气瓶向水中灌注纯氧。
第二步,转水3天后,细致观察锦鲤的游动情况,如果鱼鳍充分舒展,进行杀虫。普通鱼友可使用敌百虫等杀虫剂,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杀虫半天至一天后,再依照上面所说的步骤消毒。
“早隔离”
此处是指将新买回来的锦鲤隔离养殖、投喂。一条健康的锦鲤身上携带的多种菌种,而病菌种类也因为锦鲤来自不同的养殖场而变化,所以不同的锦鲤对不同病菌的抵抗力不同。新鱼携带的病毒可能会导致原鱼缸或鱼池中的锦鲤生病。我们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针对不同锦鲤分别做检疫处理。所以隔离新鱼非常有必要。
养鱼也是养心,养鲤需要正能量。锦鲤的鱼友们如果能够遵照以上四句话,一丝不苟地做好过水工作,您的新鲤的存活率一定会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