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锦鲤场

  巴斯托的锦鲤鱼场,这是加州第一,也可能是目前唯一的土塘鱼场,因为多数的锦鲤卖场都是靠买来卖去生存的,但这一家,牛就牛在是做自家产的,老板来自台湾。

  在异国它乡,还是在沙漠中,打造起一个这样鱼场,听起来就很是让人敬佩,一直都想去看看,今天终于成行了,还很走运,选了冬日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出游,浑身舒爽。巴斯托是去拉斯维加斯必经的重镇,一路上车流涌挤。

  卫星导航显示差不多到了,看看周围,真的全是石头山,荒漠无垦,真的想象不出,这种鸟不生蛋的地方还会有鱼场。

  巴斯托锦鲤鱼场的开山始祖是台湾的刘老先生,他本是一个教书先生,业余时间像我们一样玩玩锦鲤,而且是一位非常执着的玩家,终生不喜欢龙凤。当年教书之余跟朋友合伙养锦鲤,玩到差点比他的教书主业还成功,也因为台湾寸土尺金的关系,在九一年的时候作了一个大举动,就是举家迁来了加州,值得提一提的是,那时老先生不懂英语,硬是凭着毅力和对锦鲤的热爱,走遍了加州验土验水,我笑称这实际上跟风水师“寻龙探穴”没差多少,反正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最终买下了这个沙漠当中的四十英亩带泉眼的地皮,发展锦鲤养殖业。现在老先生早已仙去了,接手的是他的儿女们,今天我要拜会的,正是刘老先生的大儿子,当兵十多年转业的健先生,就是图中穿红衣服的那位。

  健先生见到我,第一时间秀出他的招牌好鱼,一上来就给我看他自家产的最新独家品种:金写。

  就是图中黄金底显黑墨的鱼,一般养过黄写的朋友都会知道,黄写养到大型,很容易就会变红而成为了绯写,而且黄不带金属感,但健先生这种金写,却是可以使这种黄色维持到鱼长大的,这几条墨色不深,据说跟小白写一样,当鱼还不太大,两岁四五十公分上下的时候呈现网状墨。金写是这个鱼场的独家产,别的锦鲤卖场都到他这里来扫货,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新品种,我笑称她为“健血”。

  上图这条是从日本引过来的真鲤,特别的地方就是她背上的点点珍珠银鳞,整条是暗灰带绿,这样子衬托出那点点银色,让人觉着特别的闪亮,好鱼!其实早在刘老先生的年代,台湾已经着手引入真鲤用作锦鲤改良,按健先生记忆,三十多年以前,刘老先生就曾经从国内向台湾引入了九条两米左右的巨型黄河鲤,用于锦鲤血统的改良,朝着做大做强的方向走,比国内锦鲤业起步早,当时其中还有一条是长鳍鲤,加上鱼鳍竟然可达三米之长,令人咋舌。健先生想用她来搞成大龙凤,硬是给刘老先生给咔嚓了,真至到刘老先生西去后多年,他才因对市场,局部地开发龙凤鱼品,这么尊重老人的意见,真是孝子一个。

  上图这条茶鲤也很大,目测八十公分多,只有三岁,厉害的。我喃喃的说这要多少米饭啊!一抬头,看到健先生拿着手中的鱼食,使劲地摇头,哈哈,大胃的猪啊!看来这星球上养茶鲤的人,都是有着共同的苦衷的。

  现在是深冬,选这个时候看鱼场基本是去看泥巴,国内国外都一样。因此,目力所及,健先生的鱼场大多数的水塘都在晒塘当中,一眼看去全是荒地,右手边一排整整齐齐的木屋不是军营,是养赛鸽用的。嗯?怎么连鸽子也有?原来啊,台湾的赛鸽比赛冠军奖金是过亿的,谁家的赛鸽要是得一次奖,那就可以说就是上岸了,奖金够用这辈子的了,因此优秀赛鸽的需求量是很高的。鱼场创业之初,健先生也有经历过低谷的时候,差点就倾尽家产了,也就是因为引入了美国冠军种鸽用于繁殖,然后销往台湾,从而得以资金回流,再转过来支撑起这个沙漠中锦鲤养殖业,使之度过难关。

  创业的艰苦其实很多都是不为人道的,因为锦鲤之缘,使鱼友之间一见如故,相信这在中锦也每每发生。同样,健先生畅谈致远,打拚的故事也听得我冒汗啊。原来,这里的水是用地底三百尺的泉水每天用上百个水泵抽上来用的,ph很高,加上沙漠地方的夏天经常四五十度,刘老先生刚开始的那几个年头,好多鱼都因为不适应而翻了白肚子,结果要深挖到五六米才能度夏。惨就惨在,这周围全是沙质土,灌多少水都可以给你漏个光光。最后,刘老先生走遍了周围的各大矿场,为的是拿到每个不同地方的粘土标本,交给专业实验室化验后,再与台湾塘底泥比对。然后从中找到可以跟ph高的水相对中和适和养鱼的粘土,当中也有些运气,找着了离鱼场十五英里以外的红粘土,作为鱼塘的底泥,运泥的地方离鱼场不远,不过也是数十吨计的,想想一个初来美国的六十五岁老人,竟然有此等魄力去折腾,真是工程浩大啊!这种红色的底泥,可以起到恒温、控藻、调PH和保水不漏的作用,最后要在每一个新挖的鱼塘底部都铺上一米多厚的红粘土,再放水成塘。我们这些局外人,只是听听这个,就已经晕了,这时,健先生给了我一句真言: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土!真是不服不行。

  进到鱼场的大棚我就笑了起来,因为我的头发都能扫到顶上的铁网了,我笑问健先生干嘛?想省材料啊?把这鱼棚建得这么低?结果健先生的回话吓了我一跳,他说两年之前的棚子还有两米多高的,后来刮起了风沙,风沙过后,地面就给堆高一层,就这样一次次的堆高之后,现在人站上面已经快顶头了。我看了看他的地面暂养池,嘿嘿,地里还真有两尺,跟有意挖池一样,问题是,再过两年,可能要爬进大棚看鱼了,哈哈!

  这些都是暂时空置的过滤和贩卖池,刘老先生当年测过的泉水水质真是没话说的,清彻透亮,一般我们爱鱼人到人家卖场都是很注重看过滤的,但在这不再适用,因为水好,看看周围,都是最简单的一桶滤,根本不要什么溢流滴流就足以对付密度颇高的暂养池了。当然,曝氧是养好鱼的不二法门,除了用气泵,还不惜在每个池装上如消防用的那种高压喷头,没人的时候可以射烂面水,提供出空气接触最大的溶氧面积。

  一切一切的努力最终还是要让鱼来说说话的,新做出的品种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但已经经过时间洗礼的品种,在这样的沙漠中到底是如何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请健先生捞出了他做出来的锦鲤,给大家看看。他知道中锦,因为台湾不少业者都在中锦冒过泡,他们之间很多跟健先生也是认识的。听到我说要看他的自家产,健先生就说要看就看红白吧,始于红白终于红白嘛,大网一操,拉上来了这条还没上八十公分的家伙。还有两条当岁三十公分左右的家伙,顺便帮朋友挑下鱼,最后成功收编了那条丸点红白。看鱼的时候我问健先生,我可是中锦七爷啊,眼毒得是没说的那种,当然这是自夸的,嘻嘻,我接着问如果在那盆三个月大的小鱼群当中,到底有没有机会给我“捡漏”?他哈哈大笑起来,说:能!那是因为我有意放的漏!

  在三个月大的鱼群当中,忽然间,给我看到了一个大漏!就是这条十五公分左右的小丹顶,头绯像颗心,圆头圆脑的,身上有几点银鳞证明白质会白上加白,这是我幻想的。不过中锦七爷的名声可能真是太威武了,吓得健先生出了一个毫无道理的价钱,我说,行,你出了个毫无道理的价钱。我也给你画一幅毫无道理的小画。这时候脑子里想起了白石老人因为画了一棵大白菜给送菜人,给传成用一棵菜就换了人家一车的大白菜,听起来好象太占人家便宜,不好听,这样子,咱就给健先生画一条三斤重的丹顶,再付上毫无道理价钱,拿下这条二两小鱼,这下,再不会有人说点啥了吧?哈哈哈哈,结果是两个毫无道理的男人,都欢天喜地地各自抱鱼回家了。

  后记:一张小画,结了一段缘,知道了天地之大,生活之艰,抱着小鱼在回程中真觉着自我的心中,充满了圆满。多少的业者,都是这样子在锦鲤推广的过程当中默默地执着,默默地付出,因为鱼,去结识这样子的一大帮朋友,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美事啊。

▎文章整理转载取自网络,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为“中锦俱乐部”整理报导,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锦主页

中锦论坛

中锦app

中锦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shengsc.com/afhzz/8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