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华明玥编辑
金雀儿
来源
布谷听听(ID:iBookgood)
期中考试就快到了,上期我们的文章《这3大期中考试的误区,家长万万不能踩!》发布之后,很多家长在后台纷纷留言,请教如何提升复习考试的效率,让孩子在期中这个阶段有跨越式的进步。
当然,也有一类家长还在状态之外,压根儿不把期中考试当回事儿。亲,面对孩子的期中考试,我们千万佛系不得,更不要迷信市面上流传的“大考大玩,小考小玩”的放松取胜法。
就算孩子平时掌握得不错,在考前也需要调适心态,抓紧复习,强化记忆与理解;而在考试中,也是有很多优化答题效率、绕过陷阱的窍门;在考后,如果希望孩子不骄不躁,把短板都及时补上,“复盘”的功夫也必不可少。
布谷听听在这里提醒大家,孩子的性格禀赋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不成熟,思维方式也偏线性、缺乏全局观,导致应试能力的稚嫩。
这个时候,尤其需要我们家长伸出手来帮孩子一把,及时将这18条“必胜锦鲤”传授给孩子。
考前,家长需要教给孩子这些复习技巧
1
心理调适技巧:
1.布置复习空间,平息烦躁情绪
考试临近,复习繁重带来孩子的烦躁情绪,很正常。家长除了帮助孩子劳逸结合,安排好复习时间与复习强度外,可以引导孩子亲手布置复习空间,安抚自身情绪。
比如,买些鲜花插在书桌上,在书桌上铺上亚麻桌巾,准备造型简单优雅的茶杯,在他复习累了的时候给他准备眼罩,让他小憩十分钟,以抵御劳累与烦躁。
2.加入少量轻快的运动,为大脑输送氧气
复习久了头昏脑涨?如果你家孩子跟你反应这个问题,不要呵斥他“就想躲懒”,马上拉他到户外去,陪他进行与跳跃相关的轻量级运动。
如跳绳、踢毽子、跳房子,都是振奋精神、驱赶困倦的好办法,可在5分钟内为大脑输送氧气,让孩子神清气爽。使他再进入复习时,有一个更好的状态。
2
时间精力分配技巧:
1.每段复习时间要达到注意力集中的极值
小学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极值约35分钟,中年级约45分钟,高年级在60分钟左右。
因此安排考前复习时,每过半小时换一门功课来复习是不行的,复习的内容繁多,思维方式复杂,一气呵成式的复习才能保证神经系统的适度兴奋,保证孩子在记忆与领悟上获得提升。所以,每段复习时间的安排,要达到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极值。
2.复习要有专题总结,以保遗忘曲线不坠
孩子考不好,一大部分原因是遗忘,导致知识点与公式定理的记忆模糊不清。
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孩子学习一项忘记了的陌生内容,20分钟后记忆剩下58.2%,1小时后剩下44.2%,1天后只剩下33.7%。
我们家长可依据遗忘曲线的规律,在20分钟、24小时后再次提问,引导孩子防止记忆城堡的坍塌,完成每个大专题的总结,每类相似问题的推演,帮助孩子战胜遗忘,保住80%以上的基本分毫无疏漏。
3.换脑就是休息,避免不同学科成绩的此消彼长
各门功课的学习时间分配,最好以“大间小”来串联。比如某天,安排的学习重点是数学与英语语法,那么,可各安排1到1.5个小时进行学习,中间穿插一些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学习板块,作为中场休息。如15分钟语文古文背诵,或者15分钟时事快速浏览。
只有这样,一方面保证重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钻研时间,一方面避免大脑在同一区域用力过猛,导致过度疲倦,同时,孩子还会在“长短相间”的学习节奏中,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感,避免不同学科成绩的此消彼长。
3
提升主课成绩的具体技巧:
1.语文:复习注释,理解古诗文疑难内容
语文的古诗文章节一向是大考的重点与难点,很多孩子的失分点都在这里!
一位学霸的妈妈的经验可以借鉴:她的奥秘是帮儿子复习每一页课文下面的小字注释。